用真情真力 见实功实效——国家局副局长段铁力谈国家局定点扶贫工作

来源:《中国烟草》2019年第12期 发布时间:2020-05-18 11:03

真抓实干 成效良好

中国烟草:段副局长,您好!扶贫攻坚,意义重大。为国分忧,予民以惠,责任烟草一直在行动。去年以来,国家局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兴杰 摄

段铁力: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扛在肩上,持续增强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张建民以及分管扶贫工作的杨培森副局长,每年都会到定点扶贫点调研工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局从1992年开始对口帮扶十堰市郧西县。自此,国烟扶贫从秦巴山区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起步,先后对郧西县、原郧县(现为郧阳区)、竹溪县、竹山县开展对口帮扶,2015年新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作为定点扶贫地区。

201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定点扶贫县(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国家局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定点扶贫工作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考核,获评“好”。

中国烟草:好成绩的背后,必定有着大量辛苦的工作。

段铁力:是的。为做精做实定点扶贫工作,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国家局去年底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指导意见的通知》,既明确烟草行业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又提出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要求。

去年以来,在定点帮扶的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竹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国家局从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党建扶贫、干部培训、干部选派等方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

其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立足烟叶产业发展服务脱贫攻坚大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贫困烟区、贫困烟农,坚持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并通过发展多元化的增收产业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带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其二,积极拓展消费扶贫渠道,2018年共组织行业50余家直属单位近200人次到竹山县、竹溪县和吴忠市红寺堡区调研产销衔接工作,并在十堰市组织召开首届国家局定点扶贫地区农特产品产销衔接会。2018年全行业共采购定点扶贫地区农特产品2023.3万元,其中,国家局机关直接采购金额为40.9万元。

其三,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印发《国家烟草专卖局 中国烟草总公司机关党建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利用党费返还资金支持定点扶贫县建设。2018年已向该3县(区)拨付631.2万元(包括2018年党建帮扶资金300万元和第一书记工作经费31.2万元;提前拨付2019年党建帮扶资金300万元)。

其四,高度重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去年国家局新增3名优秀干部到竹山县、竹溪县挂职服务。截至2018年底,国家局机关在职干部在定点扶贫县(区)共派驻在任挂职干部7名,其中挂职副县长3名、县委办副主任2名、第一书记2名。

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中国烟草: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行业如何通过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内生动力?

段铁力:是的,产业是脱贫之基、发展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国家局定点扶贫的3县(区)分别位于湖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有所差异,产业扶贫的政策唤醒了各地发展自主产业的主动性,同时也要求行业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一方面,行业积极用好计划资源,加大烟草工商企业在计划支持、政策扶持和措施制定等方面对十堰市竹山县、竹溪县烟草产业扶持力度,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另一方面,切实把烟农增收工作作为新的历史任务,转变观念,因地制宜探索烟农增收新模式,通过设施利用开辟新途径,结合脱贫技能培训,发展多元增收产业,实施“造血式”帮扶,提高贫困烟农稳定增收能力。

中国烟草:如您所说,国家局定点扶贫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如何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精准施策?

段铁力:国家局对十堰市竹山县、竹溪县的对口帮扶由来已久,始终以产业扶贫为主进行帮扶。早期在烟叶种植、收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在烟田基础设施、水源工程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现在全国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调减的背景下,仍然保证烟叶生产计划基本稳定。

去年8月,国家局在十堰市召开定点扶贫县烟叶产销衔接会,引导和鼓励卷烟工业企业采购两县烟叶,助力两县烟农脱贫增收。竹山县全年种植烟叶2.07万亩,收购烟叶4.32万担,实现烟农总收入6766.8万元,同比增加865.4万元;竹溪县全年种植烟叶1.81万亩,收购烟叶3.89万担,实现烟农总收入5527.3万元,同比增加1205.5万元。

此外,行业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增收产业,开展“造血式”帮扶工作。竹溪县利用闲置大棚种植香菇36万棒,生产蔬菜1万斤,实现产值750万元,带动952户3700名贫困农民增收。通过烟田套种西兰花和松花菜,烟农实现300万元收入。建设洛家河国烟扶贫综合示范区,适度扩大规模,科学引进品种,着力培育茶叶、烟叶、食用菌等无公害有机农业。竹山县则利用闲置育苗大棚种植食用菌、木耳,打造成具有国烟特色的自有品牌“神农菇食”“神农耳语”,进入卷烟直营店,塑造品牌形象,提升贫困地区农特产业的市场价值。同时,还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力度,投入建设具有生命力的“扶贫车间”,拓宽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渠道。

对于不适应种植烟叶的吴忠市红寺堡区,行业积极鼓励建档立卡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打造形成“政府供地、中烟建场,信贷扶持、财政贴息,统一管理、规模生产,加大监管、全面防控”四位一体帮扶模式,建成中烟飞地养殖园区,带动56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户均年收益6175元,有效提升了建档立卡户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宁夏弘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作为红寺堡区工业增加值和税收贡献第一大户, 2018年生产烟标32万箱,销售34万箱,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税总额3832万元,同比增长117%,其中上缴税金1941万元,净利润1891万元,稳定解决就业256人。

聚力攻坚 再接再厉

中国烟草:做好扶贫工作,既要“真刀真枪”地干,也要真金白银地投。请您介绍一下,对定点扶贫地区投入帮扶资金情况。

段铁力:每年,国家局都会对定点帮扶的3个县(区)进行帮扶资金投入。2018年,国家局共向3县(区)投入帮扶资金6381.2万元,其中竹山县2270万元,竹溪县2280万元,红寺堡区1500万元,党建扶贫经费331.2万元;引进烟草帮扶资金240.77万元。

其实,全国各地烟草行业也在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工作。资金投入的数量非常大,像云南省烟草专卖局自2015年7月以来,重点开展以梁河县、陇川县和芒市为主的阿昌族整族帮扶工作,截至2018年共投入烟草帮扶资金8.94亿元;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力以赴开展以保山市施甸县布朗族聚居区为主的脱贫攻坚工作,累计投入定点扶贫专项资金6亿元、精准帮扶资金900万元、专项教育建设资金500万元。

中国烟草: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国家局又将如何继续做好定点扶贫工作?

段铁力:在2019年定点扶贫工作中,国家局将更加关注贫困群体造血能力与长远发展,继续加强产业扶贫、人才培训、党建扶贫、消费扶贫、干部选派和督促检查等方面工作。

推进宁夏红寺堡区精准扶贫项目落地生效,促进弘德包装印刷材料厂提质增效;继续加大对湖北竹山、竹溪两县烟叶生产扶持力度,稳定两县烟叶种植规模,助力烟农增收;充分发掘消费扶贫潜力,发挥烟草行业流通领域和直营店优势,定期举办定点扶贫地区农特产品产销衔接会,鼓励行业各单位定向采购国家局定点扶贫地区农特产品。

继续加大对定点扶贫地区资金支持力度,2019年,竹山、竹溪两县年度扶贫资金各增加500万元至每年各3000万元,红寺堡区年度扶贫资金增加500万元至每年2500万元。

积极探索“党建+扶贫”的扶贫新模式,安排国家局、总公司机关有关部门单位党支部在定点扶贫地区范围内分别确定1个贫困村作为对口帮扶单位,组织开展支部联学联建活动;国家局机关党委利用返还党费加大对定点扶贫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 在定点扶贫地区范围内选取30个左右符合补助条件的贫困村,按照每村每年10万元的标准,连续补助3年,用于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或支持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以《国家烟草专卖局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督促检查工作实施办法》出台为契机,全面开展督导工作,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聚焦脱贫攻坚,再接再厉,深挖潜力,认真兑现2019年扶贫责任书的承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帮助3个定点扶贫县(区)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 

党建引领助扶贫,十堰市竹溪县兵营镇登高村旧貌换新颜    /王炳会 摄

中国烟草:聚力攻坚,再接再厉,对行业精准扶贫工作您还有哪些期许?

段铁力:脱贫攻坚已到决战决胜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在国家局党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支持、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到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中去。以更加有为的政治担当、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行业体制优势,按照精准施策的原则,研究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扶贫措施和公益扶贫项目,切实完成好地方党委政府交付的扶贫工作任务,确保烟草行业各单位帮扶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三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烟草:谢谢您!